成天软件海量科研管理资讯平台提供:
5600万年前的极热事件时,北极海洋是如何加剧全球变暖的?9月25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上刊发论文揭示了此谜底: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微妙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就像一个“化学开关”,引起了全球气候变化。
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而大量的甲烷以水合物“可燃冰”的形式储藏在海底。近年研究发现,绝大部分海底释放的甲烷都会快速溶解在海水中,然后被各种微生物“消化”掉,很少能直接进入大气。甲烷被“消化”的方式不同,对海洋和气候的影响也截然不同。

现代海洋中,约90%的甲烷会被沉积物中的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即以硫酸盐作为“燃料”,高效转化甲烷能源,同时产生碱性物质,缓解海洋酸化,这个过程就像“慢燃发电厂”。
约5600万年前的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ETM)是新生代以来出现的一次强度最大的全球快速变暖事件。在此时期,北极海水硫酸盐浓度不到现代的三分之一。
“因为硫酸盐严重不足,犹如燃料短缺,‘发电厂’无法正常工作,甲烷只能进入海水中。”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张一歌解释,“这时候,另一类喜欢氧气的细菌开始快速‘燃烧’甲烷,就像高温燃烧释放大量废气一样。”
研究团队通过检测一种特殊的分子痕迹,成功复原了5600万年前的甲烷氧化过程。这些分子痕迹就像古代细菌留下的“身份证”,显示在PETM事件后期,进行“快速燃烧”的甲烷分解细菌活动显著增强并达到高峰。
“通过读取这些‘身份证’,我们可以准确知道当时哪类微生物在工作,是慢燃发电还是快速燃烧,工作强度有多大。”论文第一作者金泛寿博士说。
研究发现,这一时期北极海水中CO2的浓度水平比全球平均值高200-700ppm,说明北极海洋从原本吸收二氧化碳的“海绵”变成了排放二氧化碳的“烟囱”。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北极在全球碳循环中的角色,变成温室气体排放源。
地质活动又是如何影响气候?地壳运动和岩石形成、大陆风化、火山喷发等,会直接影响海洋硫酸盐含量,进而决定了甲烷分解的方式。在数亿年前的中生代(恐龙时代)至数千万年前的新生代早期的远古海洋中,硫酸盐含量长期较低,此特征可能对全球碳循环和气候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就像地球系统过程控制着海洋的‘燃料供应系统’,进而影响甲烷能源的利用方式和整个气候系统。”张一歌介绍。
随着现代北极海洋快速变暖和淡化,类似的甲烷氧化机制可能被再次激活。论文合作作者、北京大学研究员沈佳恒指出,这一研究提醒我们,当北极海水变淡、化学环境改变时,可能重演5600万年前的故事——甲烷从高效利用转向快速燃烧,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此区域的变化。
该研究对认识地质历史时期的碳循环突变及现代北极快速变暖、淡化背景下的潜在温室气体排放风险具有重要预警意义。
(原标题:海水硫酸盐含量揭开5600万年前北极海洋加剧全球变暖谜底)
成天软件《人事管理系统 》采用多层软件架构,统一身份认证,数据呈现,能够基于校园网/互联网为高校、医院、研究所人事管理提供先进、实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已积累百家高校案例,详情电话咨询15851303988。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 》涵盖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所有环节,能够适应理工农医类、人文社科类以及综合性高校的管理需求,协助高校建立符合自身特殊需要的人事管理规范,为高校建设数字校园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与管理基础。
本文转载自:科学网。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成天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点击量:5
湖南师范大学高校人力资源系统
湖南师范大学,作为湖南省内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始终将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建设视为学校发展的基石。近年来,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教育现代化战略,全面升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了一套先进、智能的高校人力资源系统,旨在优化教职工管理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激发人才潜力,为学校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保山学院高校人力资源系统
保山学院高校人力资源系统,作为学校人事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引擎,是一个集教职工招聘、人事档案管理、薪酬福利处理、培训与发展、绩效评估、职业规划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该系统旨在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强化教职工队伍建设,为保山学院的教育与科研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中国科学院之江实验室诚邀优秀青年学者加盟
中国科学院之江实验室诚邀优秀青年学者加盟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人事管理,人事管理系统,人事系统,高校人事,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大学人事管理,人事绩效考核
西电杭州研究院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
西电杭州研究院 人事管理系统 招聘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