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天软件海量科研管理资讯平台提供: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关于征集2025年度“中韩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中国青年科学家赴韩工作交流项目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外事或科技主管司局,各有关单位:
根据中韩政府间科技合作联委会相关协议,为持续推动双方科技人文交流,进一步夯实科技创新合作基础,现启动2025年度“中韩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中方青年科学家赴韩工作交流项目的征集。
一、项目简介
1.本项目1994年启动实施,每年征集一批;
2.本项目是中韩政府间共同支持的交流项目,不涉及限项规定;
3.本项目中方执行机构为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韩方执行机构为韩国研究财团;
4.本指南仅面向中国青年科学家赴韩工作交流。
二、项目内容
1.资助领域:面向全部科学技术以及科技政策与管理领域,优先资助生物科技、信息通信、可再生能源、医疗医学、航空航天、气候变化(适应)领域;
2.工作单位:韩国高校、科研机构;
3.执行期限:3个月或6个月或12个月;
4.资助人数:10人;
5.资助经费:中国青年科学家在韩的工作生活费用由韩国研究财团提供,资助标准为每人每月250万韩元;国际旅费、签证费等其他费用由申报人与中方派出单位协商自理;
6.经费拨付:资助经费由韩方项目执行管理机构(韩国研究财团)直接拨付韩方项目接收单位,并由韩方项目接收单位拨付至中方青年科学家。
三、申报及受理
(一)申报资格
1.我国境内高校、科研机构或企业的中国籍在职人员;
2.不超过45周岁(以申报截止时间为准),具有博士学位或5年以上科研从业经历者优先;
3.能够熟练运用韩语或英语进行工作交流;
4.未获过此项目资助。
(二)申报材料
1.赴韩人员信息表(附件1);
2.赴韩人员推荐表(附件2,须签字盖章);
3.赴韩人员申请表(中、英文)(附件3、4,须签字);
4.工作同意书(附件5,须签字盖章);
5.邀请函(无固定模板,英文书写,内容须体现申报人参与的项目名称和承担的工作任务);
6.居民身份证、最高学位证书复印件;
7.在职证明和专业技术职务证明(无固定模板,原件或复印件均可,须加盖中方派出单位公章);
8.其他证明材料(例如语言等级证书复印件等,论文、专利等相关学术成果不作为证明材料);
9.以上材料扫描件按顺序放至同一个pdf文档中,其中第1项申报材料另须提交可编辑版word文档。
(三)申报流程
1.申报人自行联系韩国高校、科研机构作为其在韩工作单位,并获取该单位的工作同意书及邀请函;
2.所有申报材料须经所在单位的业务主管部门、人事部门以及当地组织推荐部门审核认可并签字盖章,最终以“姓名+单位+‘2025中韩青年科学家’”命名的pdf文件形式发送至项目申报邮箱yfsw@cstec.org.cn,并抄送所在单位的业务主管部门、人事部门和当地组织推荐部门;
3.组织推荐部门指申报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计划单列市的科技厅(委、局),或申报单位所隶属的国务院各部委主管国际科技合作的有关司局。
(四)申报截止时间
请于2025年5月30日17:00前将最终申报材料报送至项目申报邮箱,逾期不予受理。
(五)受理流程
1.形式审查:2025年6月中旬;
2.专家评审:2025年7月中旬;
3.立项通知:2025年8月中旬。
四、立项与执行
1.依据中韩双方磋商结果确定最终立项清单,立项结果将以邮件形式通知,立项通知书将以电子扫描件形式寄送至组织推荐部门及项目申报人。
2.申报人获立项后即可做赴韩准备;原则上须在本年度内赴韩执行项目;抵韩后须向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进行邮件报备;如需变更赴韩时间,须事先与韩方接收单位协商确定。
3.立项后原则上不做事项调整(例如更换韩方合作教授、调整项目期限等),如有特殊情况须经韩方接收单位认可同意后,中方派出单位以公函形式向中方执行机构提出正式申请,同意后方能调整;如因不可抗力需提前终止,须由派出单位提交正式申请函,并将剩余未使用款项退回。
4.项目执行过程中,如因特殊原因需临时回国,须事先与韩方接收单位协商同意,并根据实际情况延长项目执行期,以将项目总时长补齐;原则上每次回国时间不得超过30天,一年内回国次数不得超过2次。
5.项目完成后一个月内应按要求提交结题报告,报告须经组织推荐部门认可后提交至项目执行管理机构(具体要求将于立项时另行通知)。
五、咨询方式
1.中方联系人
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亚非处于岩斌、魏朋
邮箱:yfsw@cstec.org.cn
2.韩方联系人
韩国研究财团国际交流项目处 Ms. Eunhye CHO
咨询电话:82-2-3460-5682
邮箱: grace292@nrf.re.kr
附件:1.赴韩人员信息表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
2025年5月9日
成天软件《人事管理系统 》采用多层软件架构,统一身份认证,数据呈现,能够基于校园网/互联网为高校、医院、研究所人事管理提供先进、实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已积累百家高校案例,详情电话咨询15851303988。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 》涵盖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所有环节,能够适应理工农医类、人文社科类以及综合性高校的管理需求,协助高校建立符合自身特殊需要的人事管理规范,为高校建设数字校园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与管理基础。
本文转载自:科学网。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成天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点击量:5
湖南师范大学高校人力资源系统
湖南师范大学,作为湖南省内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始终将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建设视为学校发展的基石。近年来,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教育现代化战略,全面升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了一套先进、智能的高校人力资源系统,旨在优化教职工管理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激发人才潜力,为学校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保山学院高校人力资源系统
保山学院高校人力资源系统,作为学校人事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引擎,是一个集教职工招聘、人事档案管理、薪酬福利处理、培训与发展、绩效评估、职业规划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该系统旨在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强化教职工队伍建设,为保山学院的教育与科研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中国科学院之江实验室诚邀优秀青年学者加盟
中国科学院之江实验室诚邀优秀青年学者加盟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人事管理,人事管理系统,人事系统,高校人事,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大学人事管理,人事绩效考核
西电杭州研究院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
西电杭州研究院 人事管理系统 招聘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