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天软件海量科研管理资讯平台提供:

今年春天,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化学所)研究员刘志敏不断迎来好消息。
2月,她获得了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颁发的“2025年度IUPAC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成为全球12位获奖者之一。
3月,她所在的科研团队“绿色溶剂性质与应用研究团队”(以下简称团队)荣获了中央和国家机关三八红旗集体称号。团队由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9位研究员、4位副研究员和1位高级工程师组成,其中女性成员包括刘志敏、张建玲、刘会贞和朱庆宫4位研究员,杨冠英、马珺、荆莉红、赵燕飞、张裴5名副研究员和管理骨干。
多年来,“女团”成员齐心协力“围攻”可再生资源转化中的难题,是绿色化学与技术领域的一股特别的“她”力量,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团队深耕绿色化学和物理化学的交叉研究,在揭示绿色溶剂体系性质及其在二氧化碳、生物质、废弃塑料、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取得系统性重要成果。
专注绿色化学
二氧化碳、塑料及生物质的化学转化作为一种合理利用碳资源、实现碳循环的重要途径,是全球化学家面临的共同挑战,这正是团队的主攻方向。
2024年,刘志敏在塑料的化学转化方面收获颇丰,她带领的课题组在《自然-通讯》上连续发表3篇论文。这些研究在聚酯废料转化的策略、溶剂以及催化剂等方面均有所突破,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
在抢占科技制高点的新征途上,刘志敏深切体会到“创新是基础研究的灵魂,我们只有主动作为、开辟新赛道,才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张建玲重点关注绿色溶剂在二氧化碳光/电催化转化方面的应用。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单碳产物的基础上,她开始探索如何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多碳产物。“我们致力于探究选择性好、活性高、稳定性好的绿色催化体系。”她向《中国科学报》介绍。
这些工作需要在微观层面精确控制化学键的断裂和重组,具有极高的难度。张建玲享受着这份事业,她说:“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候。”
刘会贞则主要关注如何将生物质转化为有价值的化合物,木屑、玉米秸秆和玉米芯等农业废弃物都是她的实验材料。近年来,她通过预功能化的方法实现了木质素模型化合物中芳环和侧链的综合利用。“坚持在一个方向上深耕,总会有新的发现。”她说。
朱庆宫擅长电化学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二氧化碳还原或利用二氧化碳进行有机反应方面。最近10年,采用电化学方法实现二氧化碳转化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研究领域。这令她感到欣慰:“我们前瞻性地部署了这一方向,抢占了先机。”
延长创新链
“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是几位“女团”成员的共同愿景。
最近几天,刘会贞的实验获得了一个好结果。“很有应用前景,再有几年推动有望实现产业化。”她“剧透”道。
早在2009年,刚刚踏上科研之路的刘会贞就在《科学》上发表了论文。如今,谈到这段“出道即巅峰”的经历,她认为,在国家需求的牵引下,基础科学研究从“书架”走向“货架”更能够体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和担当。
近年来,刘会贞尝试用前沿科学的发现指导解决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生产上找不到原因,我从科学上找出原因解决了。”这让她充满了成就感。
这个专注基础研究的“女团”正在力争延长创新链。例如,她们围绕如何用化学方法把剩饭、剩菜转变成有机绿色的水溶肥进行了探索。同时,围绕废弃的聚烯烃如何转化成汽油、废旧纺织品如何有效回收利用等问题,团队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针对废旧纺织品资源化利用,我们以新化学反应为基础,进行了原创技术的研发,已经实现了聚酯混纺制品全组分回收,破解了该领域的一个重大难题。”刘志敏介绍。目前,这项技术正在向企业进行大力推广。
在她们看来,要让基础研究具有应用前景、延伸创新链,离不开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和团队协作,开展有组织的基础研究。
“成为我们自己”
前不久,刘志敏在为“2025年度IUPAC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的提名准备材料时,完整回顾了自己的科研生涯。“一路走来,感恩许多人的帮助。”她说,“特别是我们团队良好的工作氛围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我们自己’。”
刘志敏和张建玲、刘会贞等团队成员都先后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所研究员韩布兴。“韩老师从内心尊重我们每个人,看到我们每个人的长处,并激励我们。”刘志敏回忆。
2016年,张建玲从韩布兴课题组“单飞”,独立组建了课题组。“韩老师再三鼓励我,年轻人思想活跃、点子多,应独当一面、更加自由发挥才能,我犹豫再三才答应。”她说。正是在独立主持课题组工作的机会中,张建玲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团队所在的化学所胶体、界面与化学热力学实验室总结出“绿色、敬业、创新、和谐”的室风室训。其中,“和谐”一词颇有深意,大家的理解是:人和人不一样,正如花是花、树是树,不能为了求同而磨灭个性,遵循和谐之道才能让花成为花、让树成为树。
2014年,当时31岁的朱庆宫加入团队,有人问了她一个尖锐的问题:“在化学所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环境里,面对结婚、生育的现实,你要如何搞好科研?”她不慌不忙地回答:“有这个绿色化学的‘女团’作榜样,我相信我也能做好。”
朱庆宫和几位女同事成为了知心姐妹,无论什么困难都倾力相助,让她快速成长起来。
面对青年学生时,“尊重”也是她们教书育人的基本原则。“我曾经带过一个女生,总鼓励她、唤醒她,后来她变得自信又强大,成了自己都没有预期到的‘大女主’!”这让张建玲感到欣慰。
自身的成长经历让她们相信,任何一个行业的职场女性,只有从人格上得到充分尊重,才能消除社会对性别的刻板印象,走到舞台中央,魅力四射。
《中国科学报》(2025-03-27 第4版 人物)
成天软件《人事管理系统 》采用多层软件架构,统一身份认证,数据呈现,能够基于校园网/互联网为高校、医院、研究所人事管理提供先进、实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已积累百家高校案例,详情电话咨询15851303988。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 》涵盖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所有环节,能够适应理工农医类、人文社科类以及综合性高校的管理需求,协助高校建立符合自身特殊需要的人事管理规范,为高校建设数字校园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与管理基础。
本文转载自:科学网。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成天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点击量:9
湖南师范大学高校人力资源系统
湖南师范大学,作为湖南省内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始终将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建设视为学校发展的基石。近年来,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教育现代化战略,全面升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了一套先进、智能的高校人力资源系统,旨在优化教职工管理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激发人才潜力,为学校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保山学院高校人力资源系统
保山学院高校人力资源系统,作为学校人事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引擎,是一个集教职工招聘、人事档案管理、薪酬福利处理、培训与发展、绩效评估、职业规划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该系统旨在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强化教职工队伍建设,为保山学院的教育与科研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中国科学院之江实验室诚邀优秀青年学者加盟
中国科学院之江实验室诚邀优秀青年学者加盟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人事管理,人事管理系统,人事系统,高校人事,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大学人事管理,人事绩效考核
西电杭州研究院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
西电杭州研究院 人事管理系统 招聘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