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植物氮素吸收全球格局及驱动因子 高校人事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专业人事系统开发商-成天软件
研究揭示植物氮素吸收全球格局及驱动因子
科学网  2025-03-18 09:28:32  

成天软件海量科研管理资讯平台提供:

 

近近日,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博士毛晋花为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牛书丽为通讯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发表于《新植物学家》(New Phytologist)。他们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下,研究揭示了自然生态系统植物氮素吸收偏好的全球格局及驱动因子。

植物氮素吸收偏好在不同气候区域和生态系统类型之间的差异。研究团队供图

  ?

植物氮素获取策略决定着生态系统生物量累积和碳动态,明晰植物氮素获取策略以及驱动因子对于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植被生产力维持以及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至关重要。植物对土壤不同形态氮的吸收偏好是重要的氮素获取策略之一,然而,全球尺度上植物氮素吸收偏好的变化规律和驱动因子尚不清楚。

研究人员基于全球自然生态系统15N标记实验数据库,明晰了植物对土壤铵态氮,硝态氮以及有机氮(以甘氨酸为例)的相对吸收比例分别为41.6±1.1%,32.8±1.2%和25.6±0.9%。研究结果同时强调了植物氮素吸收偏好的纬度变化规律以及生物(植物类型)和非生物(气候、土壤)驱动机理。铵态氮和硝态氮分别在(亚)热带地区和高纬度气候区对植物氮吸收有更高的贡献比例,植物对铵态氮的偏好模式主要受年平均温度和土壤氮可利用性驱动;不同的是,硝态氮的偏好模式同时受到生物(植物类型)和非生物(气候、土壤)因素驱动。

不同植物类型氮素吸收偏好的差异。研究团队供图

  ?

该研究在全球尺度上揭示了自然生态系统植物氮素吸收偏好的变化规律和驱动因子,为深入理解全球变化背景下植物氮素获取策略以及准确评估氮获取策略引起的碳固存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是毛晋花基于氮稳定同位素手段开展生态系统氮循环系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11/nph.70030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成天软件、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成天软件《人事管理系统 》采用多层软件架构,统一身份认证,数据呈现,能够基于校园网/互联网为高校、医院、研究所人事管理提供先进、实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已积累百家高校案例,详情电话咨询15851303988。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 》涵盖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所有环节,能够适应理工农医类、人文社科类以及综合性高校的管理需求,协助高校建立符合自身特殊需要的人事管理规范,为高校建设数字校园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与管理基础。




本文转载自:科学网。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成天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点击量: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