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在光电催化尿素分解方面取得新进展 高校人事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专业人事系统开发商-成天软件
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在光电催化尿素分解方面取得新进展
科学网  2025-02-28 10:20:15  

成天软件海量科研管理资讯平台提供:

 

尿素氧化反应是环境氨氮废水处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光电化学水裂解制氢中广受关注的阳极半反应。高效的尿素-亚硝酸盐转化有助于实现人工氮循环的闭环,建立可持续的氮经济。然而,当前光电催化尿素分解研究中往往面临着缓慢的碳?氮键解离动力学与低产物选择性等问题。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化学所光化学实验室赵进才课题组章宇超等在光电催化氨氮废水处理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Angew. Chem. Int. Ed. 2022,61,e202214580;Angew. Chem.,Int. Ed.2024,63,e202316218;Energy Environ. Sci.2024,17,4681),揭示了光电化学全解池中偏压分布的普遍规律与调控原则(Natl. Sci. Rev.2024,11,nwae053)。

最近,他们发现在氧化镍修饰的N型硅光阳极表面,捕获态空穴与吸附态尿素之间存在强吸引作用,其可诱发近乎无能垒的氮–氧偶联过程,继而削弱尿素分子中碳–氮键的成键能力并提升尿素分解动力学。定量结果显示,当表面空穴(高价镍–氧物种)覆盖度由0提升至1时,尿素分解活化能从0.74 eV降低至0.41 eV,对应的尿素分解速率提升超两个数量级。进一步地,通过增加辐照强度促进表面空穴累积,在1.08 VRHE的低偏压下实现了100 mA cm?2的工业级光电流密度。这一工作为提升光电催化尿素氧化活性提供了新策略。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DOI: 10.1002/anie.202423457)。论文第一作者为博士生党昆,通讯作者为章宇超研究员。

光电催化尿素分解过程中的吸附质-吸附质相互作用

  ?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成天软件《人事管理系统 》采用多层软件架构,统一身份认证,数据呈现,能够基于校园网/互联网为高校、医院、研究所人事管理提供先进、实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已积累百家高校案例,详情电话咨询15851303988。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 》涵盖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所有环节,能够适应理工农医类、人文社科类以及综合性高校的管理需求,协助高校建立符合自身特殊需要的人事管理规范,为高校建设数字校园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与管理基础。




本文转载自:科学网。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成天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点击量:16